对深化武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若干认识

武警福州指挥学院文化教研室 郑润良

 

内容提要:教育部《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改全面展开,大学语文教改已相对滞后。本文认为,大学语文教改要消化新课程标准,重新对自身的学科地位进行定位,将人文性贯彻到底,以达到培养学员人文精神、提高学员人文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人文性

 

1999年6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之后,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深入人心的共识。作为培养武警学员人文素质的重要一环,武警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同样亟须改变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相对滞后于中学语文教改

长期以来,从前苏联照搬过来的、把语文当作政治工具和当作思想的“物质外壳”的工具论教条主义主导着语文课堂。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依照苏联凯洛夫教学理论,把语文课本弄成字、词、句、段、篇的繁琐拆解过程,扼杀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完整性与丰富性。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陈旧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使得语文教学成为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尤其是中学语文,面对全国统一高考体制和大量与语文人文性相悖的客观化、标准化题型,更使得语文考试成为广大中学生的梦魇。关心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关心中国的未来。中学语文的严重问题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其中包括《直谏中学语文教学》的作者孙绍振教授。他自九十年代中期投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发表了《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高考语文试卷批判》等文章,引起了极大反响。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正式宣告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可以说是从新中国建立以来语文教学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标志着中国式的语文教学理论基础的奠定,并具有了法规的功能。”(1)之后,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新教材,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中学语文教师轮训,中学语文教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相比之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虽然也有些许呼吁的声音,但总体上却波澜不惊,滞后于中学语文教改。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消化新课程标准,关键在于把握“人文性”这一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进行重新定位,以带动后续的教学改革。

二、对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再认识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重要意义。所谓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即语文课堂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关于“人文精神”这一概念,其具体内涵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的含义由“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等概念演化而来,笼统地说,就是强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要求充分实现发展人的天性的权利。(2)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阐释是,通过语言文字的驾驭和运用,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从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人文关怀,集中到感知、情感、意志的全面发展上。在教学理念上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考试为本,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师为本。新课程标准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取代已往一味强调工具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用丰富、微妙的母语熏陶、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用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的话说就是:语言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怎么做人的问题。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就是要为每个人构筑一个精神家园,让人们在这里学会对人类普遍价值、对真善美的认同;培养出人的良知和正义感,也就是培养出真正的人文精神。笔者以为,如果说中学语文的教学必须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话,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大学语文必须更倾向于人文性,兼顾工具性。大学语文必须成为大学课堂中的人文教育中心课程,才是对自身的最佳定位。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人文精神的失落”话题的争论风行一时。许多有识之士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缺陷:文化陶冶过弱,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专业教育面窄,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局限;功利导向过重,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3)武警院校学员尤其是部队生,文化水准与地方大学学生相比有相当差距,加上部分师生还存在“重武轻文”的观念,人文素质普遍不高,这与武警院校培养合格的21世纪现代警官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作为武警院校的人文课堂,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承担、也能够承担培养学员人文精神、提高学员人文素质的重要使命。

三、大学语文教改必须将人文性贯彻到底

大学语文教学要达到培养学员人文精神、提高学员人文素质的目的,就必须将人文性贯彻到底,关键是把握三个环节——教材、教师和教学评估。

首先,教材作为教学实施的依据,从人文性的角度看,必须符合两个原则:(一)教材必须体现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做到文选阅读、写作和演讲三位一体,有效提高学员的人文素质。从根本上说,学员素质能力的体现应该集中在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上。写作和演讲最能激发学员的个性、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文选阅读是为这两者服务的。如果既不会作文,也不善于口语表达,素质也无从谈起。从这点看,新版武警院校统编《大学语文》教材将每单元的文选和作文结合起来,使阅读和作文达到了有机平衡,从教学理论来说是一大进展。但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演讲部分大大缩水,只剩下一个章节的内容,很容易使人忽略口语训练对于提高学员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二)文选必须以风格多元的文学经典为主,体现人文的丰富性。所谓文学经典,并非指经典作家的所有作品,而是指最能体现经典作家风格及文学成就的经典作品。文选应选择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体现多元的艺术风格及精神内涵,以作品丰富的精神内涵陶冶、培养学员丰富的心灵世界。新版教材注重选择军事文学作品,这种选择能够体现军队院校特色,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教材中编选的李白的《塞下曲》一诗,在李白的所有诗作中只能算平庸之作,并不能代表李白的艺术风格及水平。只有通过讲授他的另一些代表作,才能使学员对李白的作品风格、艺术个性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拓展其人文视野。当然,教材只是教学之本,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院校、每个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辅助教材进行教学。

其次,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很难想象,低素质的老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第一是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教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必须是一个“通才”,语文教师对人文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都要有所涉猎,对艺术哲学即美学更要有相当的了解。否则,他在教学中就无法把握作品的审美特性,就不能充分挖掘作品的艺术个性和魅力,以此去感染学生;就可能把原本充满人文魅力的作品处理成干巴巴的令人无动于衷的文字材料。第二是在教学中要营造充满人文氛围的课堂,以自身的人文情怀熏陶学生。人文知识只是知识,而人文情怀则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中。人文知识可以短时间内加油充电,人文情怀则必须经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养成。教师对阅读教学中涉及的话题可以作适当的延伸,将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教书与育人联系起来;在写作教学和演讲教学中也要尽量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作为话题展开训练,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将语文学活。

最后,教学评估必须能够有效考查学员的人文素质。教学评估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必须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关联,要把握口语和写作这两个考核的关键点。如上文所述,学员的人文素质最终体现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上,考核时当然也要以这两者为重心。写作考核必须改变已往让学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的呆板形式,可以让学员当场完成一篇作品赏析的小论文。这样既可以考查学员对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能考查他写作表达的基本功。教学评估能够以体现学员素质的实践性环节为重心,就能有效考查学员的人文素质,圆满完成教学目的。

 

注释

(1)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第114页,南方日报出版社

(2)明社会科学词典》第2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3)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六期)

 

作者简介:郑润良,1976年9月5日生,籍贯福安,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博士生,技术11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