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李之凡 施红梅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对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思考。从学校及生源性质出发、立足于具体教学、结合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对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一些补充看法,并将积累的教学经验拿出共同探讨,主要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及方法做了些补充。

关键词:听说读写;工具性;文化性;社会性

 

根据在高职类院校多年的教授《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经验,笔者对这门课的开设与教学有了些认识与想法,在这里想与各位同行探讨一下,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启发。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教育厅、农林厅共管的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可以说作为一个高等院校来说,学校的起点并不高,它的转型是成功的,但是也确实存在底子比较薄弱的问题,这底子包括硬件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主要指一些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图书信息等;软件主要指学校管理、教师素质等方面。经过我校领导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同类学校相比,我们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我们学校这样的基础上,另外再结合我们学校招收的学生的特点,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完成比较合格的中学教育升入大学的,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所以语文的工具性在大学时代应当不放在重点学习,基于此,我们认为基本上可以采用和本科院校同一种大学语文教材,因为只有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更严谨的作风,我们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那么,从硬件上看,图书馆的藏书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本课程的补充学习和课后的对语文知识的继续学习的,尤其是关于理论上的学习,这种理论我觉得不应该局限于文学方面的理论学习,而且应该涉及到更多的历史、文化、哲学、社会学类书籍,由于我们学校的性质,基本上不开设这方面的专业课,但是这类书籍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就是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相对还是偏少,而且安排上基本上不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这是大学语文在目前整个大学教育中普遍遇到的困难。

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一般被认为只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其他所有的专业打好基础之类;我认为这样的看法是一种已经不再适应社会需要和时代潮流的过时或者是比较初级的看法了,是中学的语文教育已经完成了的任务。所以,作为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我们应该摆脱旧有的中学式的教学方式,避免重复中学的语文教育,在提高自身水平的基础上,更深刻到理解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目的。我们的理解是:大学语文的教学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都是不能脱离了当代社会而存在的,我们目前的社会也是处于一个转型期的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来设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发生了相应的分化,像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迅速向市场需要靠拢,这些专业的人员在商品实现过程中直接分得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如果仅仅将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定为空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其他所有的专业打好基础的话,势必会使这门课程的价值失落,而学生包括学校轻视这门课程的现象当然就是很正常的了,因为它在市场经济运转中不能变成直接的可用性。就目前的教材看,最明显的与中学语文的区别在于其文学性,而上世纪90年代普遍提出大学语文教育向大学人文转化,如强调人文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类共同的文明素质,例如“公民素养”、“人道关怀”和“爱的能力”等,这是为了适应我们的市场经济,适应公民社会、宪政治国的现代伦理,形成现代大学生独立的和批判性的内在人文价值,而这些内在的人文价值一旦成为了人比较稳定的内在素质,人就不会或较少受到社会外部结构变化的影响,以自己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对外界做出自己的判断,保有不可替代的个体独特性和文明社会共有的人文立场而不失范。我们常说“大学是社会的灵魂”,这灵魂就是存在于大学教育中的变动不居的人文内在价值,而这也正是我们学校开设大学语文的价值与目的。这些并不可能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完全实现,但这必然要成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而如何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呢?除了前面提到的增加课后的大量书籍外,我们不能将大学语文仅仅作为对课本知识的简单传授,要将课本知识与教学目标尽量结合。在课堂教育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工具性

这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所必备的性质, 或者这也可以说是大学语文的实用性亦即经济性所在。这是我们在各个时期的教学中一贯所重视的,主要包括对所选篇目的听说读写的训练,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我们以为大学课程中,说与写相对来说更应该得到强调,这和听读相比,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接受能力,锻炼其逻辑性思维能力。

具体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具体表现在对古文中字词的理解、断句和背诵记忆。反复诵读古文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譬如像诗经名句、唐宋诗词的背诵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内涵与文化素养,培养民族气质。而在现当代的作品中,学生可以了解中外文化名人的作品,书读百遍,无师自通。同时落实应用语文的常识。

二、文化性

这主要体现在语文中丰富的传统知识、人文内涵和人性关怀。

语文的工具性之后,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而要想一下为什么这样、这样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就以教材第一篇《王风?黍离》为例来谈谈其中的传统知识、人文内涵和人性关怀。

从传统的《毛诗序》的解释,是东周初年王朝大夫返回镐京时见西周宗庙宫室都已坍塌毁弃,上面长满了庄稼而引起的感伤。这样我们可以介绍写作背景,如西周末年的“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镐京被平、东迁洛阳等历史文化知识,黍、稷的产地及其在周代及后代的历史文化意蕴:产于北地,周之始祖长于稼穑,即名后稷,成为部族首领,其宗庙后称“社稷”,而后社稷又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其间社与土地有关,从而与国家政权有关,稷是粮食,与国民生计有关,从而有“江山社稷”这样的常用词。另外还有“黍离之悲”在我国成为亡国遗民借以抒发爱国情愫的典型意象以及在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等都可以说是课文中蕴涵的传统知识。

课文中“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中对于“何人”一般有四种解释:一为造成宗周覆亡者;一为“不知我者”;一为自指;一为作为旁白者的感叹语。这四种解释有其四种理由,这四种理由就是四种不同的人文思考。例如第一解就是跟从《毛诗序》中的解释,侧重于作品的写作背景;第二解认为诗中描写的是一个常年四处漂泊的流浪者表达了自己因流离失所而发出的愤怒谴责,而这个解释的依据来自于对诗作情景中“彼黍离离”形容庄稼生长茂盛而自己不能安居乐业的情况;第三解倾向于作者所表达的情绪,“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等句,认为是作者流离失所的悲情自伤;第四解则是从《诗经》的形式出发考虑,许多诗都是乐歌,有对唱、领唱、合唱、旁白、和声、序曲、尾声等不同表达角度,尾句即一曲终了旁白者之尾声或和声。所以,从不同的理解可以看出不同的倾向,从而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再展开,还可以从第一解谈对中国诗歌的传统理解源于中国的正统性思维方式及“以诗言志”的创作方法;从第二解介绍训诂学,其研究对象是词义和词义系统,任务是研究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从而考究出文本相关含义,对理解文化历史有自己的作用;从第三解谈作品的审美性,介绍些美学上的内容,还有浪漫主义中的感伤情绪,至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的感伤派的出现及其特点等内容;从第四解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国从来都是偏向于内容大于形式,“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这与中国的儒道思想有很大关系,这又可以归结于中国人的“一”式思维方式,中国人喜欢归纳总结,喜欢从具体的日常生活或事物当中归纳出一种普遍规律,从而套用到上至政治下至生活琐事中去,极致就是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西方喜欢分析,喜欢剑走偏锋,对一种现象反复进行分析,尽量使之细化,以极具个性的或者近乎于极端的理论去分析生活与世界的一切现象,唯物就是唯物,唯心就是唯心,甚至有时候在一个人身上得到统一,但绝非是囫囵一片,而是一分为二的。所以,内容与形式在西方就往往出现不能很好统一但是可以作为很好的各自范例的情况出现,而这些情况或者作品大多为了自己的主张服务,而不像中国注重于一切为现实服务。

这首诗中的人性关怀体现的不是很多,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提出一个关于亡国遗民的处境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更替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其中还可以涉及到政治、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三、社会性

语文作为一种活动,脱离不了社会,作为学生培养的最终目的应该使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获得一种对社会的认识,特别是一种语文话语活动所内含和必备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属性。譬如《小雅?采薇》中战士在思念家乡时的爱国热忱;李白《远别离》中对“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的忧国忧民;《唐雎说信陵君》中对人与人交往时应采取的态度等等,反映出了社会的理念、伦理和制度。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本编者的取材,所以在讲解过程中给学生以多种思考,触类旁通是很重要的。需要我们在讲解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回答和应对“新现实”(现代性的、环境的、经济的、文化的和道德的危机)上面。

由于开设的其他文科课程的局限,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种可适当增加对就业及社会的了解,补充应用文写作等之外的社会性内容。这个在现有的教材中没有体现,所以我们认为这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多了解相关的信息与知识,活学活用于课堂教学。

此外,学生到了大学,就不像在中小学时那样乐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有时是应付差使式地读和打着瞌睡听,所以,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启发学生有独到的而不是书上已有的见解,有时间应该经常让学生分成两组以上进行探讨与辩论,在辩论中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并拓宽思路,积极思考。而写可以作为课后的作业来完成,尽量使学生做到每周抽出一点时间来结合所学对人生或世界进行思考与总结。这对个体成长和适应社会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