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的美育教育

广州医学院 曾锦标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陶冶情操、修养身心的课程,其美育功能尤为鲜明。此文着眼于该课在医学院校进行美育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及对有关的美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美育教育

 

当代社会,当物质生活的满足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于精神上的向往便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行为。在医学院校这样一个充斥着技术和理性的环境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就要预先对该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做一番前瞻性的思索,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笔者以为,在医学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讲授基本的文学常识自然必要,但从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在美育方面关注医学生的文学接受,不但能激发起学生们对于该课程的兴趣,也能使他们从繁冗枯燥的医学课本和解剖实验中释放出来,进入到另一种情境,尽情的享受与文学亲密接触中所带来的美感,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良好的熏染和陶冶,在思想情感上自发地进行自我审视和锤炼,在技术上和情感上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美育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文学的审美特性使医学生的美育教育成为可能。大学语文中涉及到的都是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学习大学语文正等同于欣赏文学。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若举世唯科学是崇,则人生必将归于枯寂。”意思是生活中不能没有美育,文学艺术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可见文学与美育之间的密切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从文学的基本特征入手,在所有有关文学特征的叙述中,都不可能绕开一个有关文学的核心特征,那就是:饱含着强烈的审美情感。事实上,关于文学中所蕴含的审美特质,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被认可,如魏文帝曹丕的“诗赋欲丽”,把诗赋的语言形式美提到了首位;范晔提出了文学“情志既动,篇辞为贵”,(《后汉书·文苑传赞》)言及了文学与作家审美体验的关联;萧子显更是认为:“文章者,盖性情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莫不禀以生灵,迁乎爱奢。”(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把文学与“情性”、“神明”、“气韵”、“空灵”境美联系起来,揭示出了文学有别于其它文化形态特殊的审美性质;后来又有陆机的“诗缘情”说、钟嵘的“滋味”说、刘勰的“情者文之经”等等,无一不是在阐述着文学的审美内涵。其次,姑且让我们来看看文学鉴赏的定义,曹廷华教授《文学概论》一书中就明确提出:“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审美活动。”[1] 可见,大学语文的学习与阅读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理论著作有着显著的区别。学习大学语文时,透过语言文字,所展示出来的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是具体可感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随着围绕图像的情节展开,让接受者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的世界里,如闻其声,如触其物,如感其情,从而达到美的享受,精神上极度愉悦。因此,大学语文中文学作品所生发出来的美,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然给人一种陶冶、一种教育。

(二)医学生自身专业的特殊性使其接受美育教育成为必要。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将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社会重任,也将高举先进文化的擎天大旗,唯有如此,才能算是合格的人才。因此,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是医学生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种现实需要。首先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需要。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医学技能的学习,常年浸淫于医学解剖、生物医学、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等课程以及相关的医学实验之中,无暇分身去关注外界的精彩,使许多生活中充满美和质感的事物在眼前熟视无睹。在医学领域里可以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面对其他的学科领域却是懵懵懂懂、浑然不知,这与我们当代的大学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应该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同时进行,在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医学生接受大学语文美育教育,对于其自身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学科领域的扩展化不无裨益。其次是完善自我人格的需要。技术固然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有效的因素,但是完全迷信于技术的能量,漠视医学生美育的培养,可能会引发精神上的空虚与困惑,造成思想上的虚无与迷茫,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可能会成为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精神病学专家多年研究证实,某省医学院校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15%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需要学校、亲友进行疏导;3.5%有心理障碍,出现失眠、消瘦等症状;1.5%的人患有程度不一的精神病。[2]这与他们长期接受单一的医学教育,缺乏其它学科的适时调剂,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品行异化。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先生指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他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应该在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有较丰富的知识有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3]可见,通过一系列人文课程的熏陶,激发学生对于美的向往和追求,对完善医学生的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开始向其综合素养倾斜,拥有单一技能的人才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一技之长”有可能蜕变成“一技之短”。实质上,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充分受美、品味美、体验美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深化自身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夯实自己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的多样性的人才诉求。

二、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的美育教育内容

作为医学院校难得一见的人文课程,《大学语文》激发了医学生们潜藏于心中对于美好浪漫情境的追忆与怀想,勾起了他们在中学阶段乃至在大学阶段对于文学的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虔诚与向往,因而,可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手段,以此来培养并提高医学生的审美素养及综合素质。审美是当代大学生(自然也包括医学生在内)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素养,由于《大学语文》不仅包含了有关文学的基本常识,还精选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这些不同体裁的艺术作品都是审美文体,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都有着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生活、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思想。教师只要能从审美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作品,并将其当作艺术品来鉴赏与讲授,就能使学生激发起心灵中美好情感的浪花,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并可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建立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形成美的操行。

(一)生活美育。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直接或间接、隐晦或鲜明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传达给广大受众,而且这些生活都是艺术化了的生活,由人物、环境、景物等元素共同构成,它们之间彼此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从而构成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生活图画,使人在自然虚静的状态就能感受到来自质朴的生活的美的熏陶和教益。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恬淡的生活,悠然的心境,在自然状态下便能感受到美的极致。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雨后清悠凉爽的特定自然景色与形象鲜明、声色相间动人画面融为一体,平凡的俗世生活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美,让人感到浪漫而开阔,明丽而清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时间为主线,以江月为中心,铺陈描绘出整体的春江月夜图,蕴含着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时代生活,是时代生活的美的折射。李白的《赠王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仅仅是桃花潭的秀丽景色令我们感动陶醉,更是那汪伦与作者之间朴实而深厚、热烈而真挚的情谊让人慨叹万千。孟浩然《过故人庄》,寓深挚的友情于极为淳淡的色调和清静的气氛中,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相结合,显得特别令人心醉和神往。鲁迅《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中也有这样一段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但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这一幅幅充满田园色调趣味盎然的“童乐图”,怎不引发学生对于美好童年的无限追忆?还有那《再别康桥》的忧郁,《雨巷》的寂寥,《小翠》的自然,《追悼志摩》的真诚,无一不投射出生活的美,实实在在的真美。倘佯在这样的生活图景里,宛如品味佳茗,迎面而来的芬芳,怎能不让我们的医学生紧张的神经顿时得到舒缓松弛?从而激发起他们欣赏生活、热爱生活的审美情趣?

(二)艺术美育。如前所言,文学中的生活是艺术化的生活,文学中的形象是艺术化的形象,它是根据客观现实的种种生活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描绘出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大学语文的过程,就是发掘潜藏于艺术形象中的美,在审美中达到净化和教育的目的,涤荡心灵,澡雪精神。艺术美育相对于生活美育来说,在教育功能上更上了一个台阶。黑格尔在论述自己的艺术美育思想时十分强调艺术美高于生活美,艺术美育比生活美育的作用要大,原因在于艺术美要涉及“心灵”这一“较高境界”,“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只有“受 过心灵洗礼的东西,只有符合心灵的创造品,才是艺术作品”。[4]“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供我们观照,打动我们的情感。”[5]譬如汉魏时期的乐府诗就最能体现艺术美育的特征,乐府的主要职能是采集民歌与制作新诗。皇帝在各种社会生活中,通过乐府机关制作与改编的诗歌与音乐风化天下,宣传礼教,达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欣赏能力。又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艺术化的景致,艺术化的心情,显得苍凉悲壮,有助于净化人的心灵和情操。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仑美奂的天上人间,欲超脱尘世却依然热爱人生的矛盾心态,笔致奇逸自然,大开大合,风格清雄高旷而又委折蕴藉,刚柔相济,让人感受到洒脱的襟怀和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还有那鲁迅的《祝福》高度凝炼的艺术形象祥林嫂,韩少功《爸爸爸》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丙崽,也在无时无刻地渗透出艺术之美,让人在文学艺术所生发的美感里留连忘返,忘却自我,直至陷入痴迷的绝美境界。

(三)思想美育。艺术美往往使人们在接受艺术形象所带来的快感时而受到教育,使人正确无常地释放和净化内心的痛苦情感。生活中的压抑、苦闷、焦虑和激愤,可以借助于艺术的方式得到渲泄和净化。孔子说诗“可以怨”的意思,就是说诗可以引导人们把内心过分强烈的情绪释放出来。而大学语文的思想美育则是着眼于在生活与艺术基础上获得的更高层次的美育教育,它可以在文本接受的基础上使精神得到升华,思想上深受启发和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季米特洛夫之所以在与法西斯作斗争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坚持力、信心和斗争精神”,犹如他所言:“我还记得,在我年少的时代,是文学中的什么东西给了我特别强烈的印象。是什么榜样影响了我的性格?我必须直接地说:这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书《怎么办》。”[6]中外文学史上许多文学作品都曾经深深冲击我们的灵魂,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孔子的《论语》让历代饱读圣贤书的文人墨客奉为圭臬,时刻注重个人的修养、规范自己的品行;屈原的《离骚》中对于真理追求的“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成为了人们执著追求的座右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也不知影响着多少青年学子的思想,成为他们节操自励的格言警句;岳飞的一曲《满江红》不知激发了多少代人捍卫尊严、抵御外侮的决心;鲁迅的《阿Q正传》时时刻刻让人对阿Q 生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既而深思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和灵魂深处的丝丝扣问,让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生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学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激发出他们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谌容《人到中年》中陆文婷为了人民的事业超负荷运转、忍辱负重的高尚品格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成为我们从思想到行动的楷模。凡此种种,都在显示着大学语文过程中,文学在给人以外在的美感外,也能从思想深处给人以美的教育。

高尔基说:“文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鄙俗作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心灵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7]因此,在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中充分展开美育教育,解放学生的精神,调动学生审美的积极性,让他们从专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自由地进入审美天地,真正实现美育的本质——“人的精神上的解放”,使之成为“理性的人、审美的人”[8] 成为品德高尚、心灵健康、技能完善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栋梁。

 

注释:

[1]曹廷华.文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李奇明.在校医学生心理问题健康教育的几点探讨[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年版,第16卷第2期.

[3]顾明远.我的教育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3页.

[4][5]黑格尔著,朱光潜译. 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一卷第37、38页.

[6]季米特洛夫 .季米特洛夫论文学、艺术和科学·同法西斯主义作斗争的文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9页.

[7]高尔基. 高尔基选集·读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卷第195页.

[8][德]席勒,张玉能译.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C]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