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徐州空军学院 王颖 刘莹

内容摘要:情境教学法因其形象直观、注重教学对象的情绪情感反应而优于一些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倍受关注。大学语文因其丰富的形象和情感资源运用情境教学法得天独厚,但在运用时一要注意正确理解情境,二要把握好运用的度。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法;情境教学法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员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形象鲜明、富有感情色彩的教学意境,激发和吸引学员主动学习,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必需具备下列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造境。造境是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手段。造境的方法很多,如音乐渲染、图画再现、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扮演体会等是最常用的。造境的目的在于模拟教材情境,将教材情境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以利于学员体会教学内容或顺利进入教学氛围。因为上述造境方法的原因,情境教学法又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征。情境教学法的另一个必要的条件是重情。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加强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可以产生动力、调节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某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刺激教学对象,使他们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反应,从而对教学认知活动起促进或推动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法的这两大基本特点决定了它在人才培养观、教学的方式和效果方面远远优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因而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备受关注,尤其深受中小学教师的青睐,在中小学教改中独领风骚。情境教学法在中小学教改中所取得的成绩,也为高校的教改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之处。

二、情境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语文以古今经典的文学作品为教学文本,蕴涵着丰富的形象和情感资源,有利于创设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从理论上讲是适应进行情境教学的。目前大学语文运用情境教学法还处于尝试阶段,还不很成熟,因而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正确地理解情境

教学情境一般可以分为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两大类。直接情境是由现实生活提供的直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如自然景象、现实生活情境等。间接情境是由教师根据讲课的内容所创造的以间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如教师用语言、绘画、音乐等手段所描绘、再现的教材中的场景、氛围。大学语文教学所运用的情境大部分都是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创设的间接情境,因此,教师对教学情境的理解至关重要。

首先,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因为情境毕竟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形式是要为内容服务的,手段要服从目的。所以,情境的创设要为学员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服务。比如悲壮的作品不适宜用轻松的音乐或幽默图画来创设情境;反之,较清雅的作品也不适宜用过于凝重的音乐和绘画作品来表现情境。情境应当以作品、教学内容为中心,为表现教学内容服务。

其次,切忌简单化地理解情境。不能将“情境”简单地理解为某种非常具体化的实物或场景。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境”的解释相当精辟,他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笔者以为情境教学法中的“情境”应当是一种意境,是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大学语文以讲授文学作品为主,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是善于写意的,虽然经常运用诸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手法,好像处处离不开景物描写,但这些景物往往并非完全的实景,而是虚实融合,是作者为了达到抒情的目的而创设的。因此,在进行这类古典诗词的教学时,创设情境不能把作品中的物象看得过实,即不能讲花就用花、讲草就用草,而是要结合作品的思想内涵,创设出一种与整部作品的情、景、理都相和谐的教学意境。

(二)把握好运用的“度”

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教学中运用情境也要适度,主要是不能用的过多、过滥,以免形式冲淡内容,喧宾夺主。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情境教学法也要在教学的关键之处使用。这些关键之处主要是指:

一是教学开始之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迅速、自然地将学员带入到教学氛围中去,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开端。如讲《春江花月夜》就可以通过播放同名古典乐曲所创设的情境自然而然地将学员带入诗歌的意境讲解。

二是教学中需要强调的地方。教学中需要强调的重点问题,当然是给学员留下的印象越深刻越长久越好,这种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运用相似性情境提供的信息暗示作用来实现。如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虽然上片全是写景,不涉一个情字,但是透过一幅幅衰煞的自然景象所传达出的作者内心的悲凉的意绪,却是这篇课文的一个讲授重点。在进行情境设计的时候,这部分内容可以从不同方面多准备几组相似性的情境,不厌其烦地、反复地刺激学员的情绪、情感反应,在心理上给他们施以一种强制摄取、强化记忆的影响。如可以利用系列秋景图来渲染意境,通过山水草木江天物人等不同景色、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风雨阴晴等不同气象条件的反复渲染,再配上哀怨低沉的古典音乐和感情色彩浓郁的朗读,就可以在学员心中起到一种反复刺激、强制摄取记忆的心理暗示作用。

三是学员难以理解之处。由于情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征,所以教学中一些不够直观、晦涩难解之处,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辅助教学讲解。如李商隐的《锦瑟》诗一向以旨意朦胧著称,被诗家叹为“一篇锦瑟解人难” 。其中颔、颈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由于运用了一系列指意不明的象征性典故,更成为该诗的难解之处。在进行情境设计的时候,背景可以运用一些毫无规律可循的、错落交织的线条和小图案来暗示作者内心的迷蒙,用纯净的湖蓝色来传达作者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悲凉。这样运用带有图案和色彩暗示作用的情境背景,把诗歌中不宜言传的意绪进行了形象化、直观化的处理,对学员理解该诗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对教学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