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三教”内涵 提升学生素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陈建国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 作为一门极为突出的人文课程,为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如何盘活有限的课堂教学、怎样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成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突现人文素质教育,重点应从大学语文的教材、教师和教法三个方面的内涵整合进行考量。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学改革

 

由于高职高专生源的特点,或来自职高,专业分流过早;或来自中专,中专语文只是点缀;或来自中职,高中语文仅是摆设。长达三年的不闻不问或断续闻问,许多学生在初中语文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倒退。即使来自普高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功底也有待进一步锤炼。所以,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应该是一门非开不可的必修公共基础课。

“史学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颖,数学使人精细,科学使人渊博,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1]思想家培根的一席话指明了不同知识对人的不同影响,特别强调了人文知识在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或高等语文,作为显性课堂的一种,是推广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前沿阵地。王步高先生认为大学语文承担着四大使命:梳理功能、传布传统人文精神、拓宽学生视野和开拓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其中的传布人文精神就是“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感化教育下,促使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2] 作为一门极为突出的人文课程,为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如何盘活有限的课堂教学、怎样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成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

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不断积累而成,并在听说读写等常规的语文实践活动及实际生活的言、行、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是“反物质”的,它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心境。强化“语文是各科之母”的成训,把大学语文强化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要让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进校就懂得,一个大学生比中学生不止是进一个门出一个门的简单问题,而是在本质上的跨越。这种跨越,首先是人文修养上的跨越,从此以后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

大学语文就是走向大学的第一课,它应当是大学高级母语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起点,也必须有一个与中学语文既有衔接又完全不同的亮点。当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是人文知识的教育。认知能力不等于人文素质。通过大学语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以达到拓展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加强学生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写作等能力训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学生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

那么,如何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以突现人文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要解决三个老问题,即教材、教师和教法;整合教材、教师和教法的内涵建设,化有限的课堂教学为长期的自觉学习,使提升人文素养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二、整合教材以有所学

第一个问题,就是“讲什么”的问题。从教育内容来看,语文教学主要是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要求选定一套在新的理念下编写的教材,含有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要求材料比较丰富,有供选择的余地。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国人民创造的民族艺术瑰宝,也是形象化的生活教科书,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阶级关系、时代风云、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众生心态等等,它都给予了综合而全面的反映。

解决了教材问题,也就有据可依了。目前,我国通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主要有三:徐中玉、钱谷融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课《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年版,选文 62 篇;陈安湖、张国光主编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选文82篇;徐中玉、齐林华主编的全国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选文 67 篇。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也有不少版本,但是与以上三本比较,都不甚理想。即使以上三本都存在些不足,但是,仍可选用其一,另外两本做参考:1988年版的文体归类及其相应的知识短文,可作为强化学生语文基础、写作训练的基本材料;1990年版的文学史涵盖面清晰,充分注意到了名家名作的个性特点,具有明显的承传性特点,文化素质教育参数丰富;1996年版的选文丰富,精美动人,可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化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至于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吕淑湘先生早就说过:“我认为要有一种引导学生入门的教材,分量不宜重,内容不要繁琐,要突出重点要害,让学生看了感兴趣,看完确实能入门。另外要有分量比较多的参考书来看。不要样样都编入教材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4]

就以我国为例,古代文学成绩辉煌。自先秦以迄明清,诗歌、散文、辞赋、骈文、戏曲、小说诸体咸备,斗丽争妍,其中的无数精品,乃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而这些历代的杰出诗人、杰出作家走失民族精英,都以经邦济世、富民强国为己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固有的个性特点,决定大学语文课知识面涵盖文史哲科,涉及语言学、文章学、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科技学等学科的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辨、行等能力养成。教师引领学生从中找到乐趣,发现人类精神财产的伟大和宝贵,体悟文化之美。除了主干教材,还要向学生推荐一些读本,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的《大学人文知识读本》等。

 

三、整合师资以有所教

至于教师,就是 “谁来讲”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应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俗话说:“经师易做,人师难当”。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我国古代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乏“经师”与“人师”完美结合的范例,如孔子师生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孟子和善可亲、以“仁爱”为本、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荀子威严可敬,韩愈不顾流俗、学生以“韩门弟子”为荣,程颢和善可亲、让人如坐春风和气中,程颐威严刚毅、留下“程门立雪”之佳话,朱熹死后四方弟子不顾官方严加监视而为其送葬等等。他们以儒雅之风,传千古绝句,立万世英名。他们能形成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因为真正做到了“经师”与“人师”的和谐统一。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就是要求修身养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业务精通,而且对其内在气质和人品修养要求更高。

正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揭示的,教师的价值取向对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言谈举止都默默地影响着学生。“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学识、品质及人格力量的作用是巨大的,给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只有精神才能培育精神,只有伟大的灵魂才能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乌申斯基早就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中流露出来。”[5]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个性人格作用。所谓个性人格,应该是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它是做人的根本,上教师高尚师德的基础。

教师除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外,还要敢于挑战,勇于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夯实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文学审美的功底,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真正地把传道、授业、解惑融为一体。教师既要教书育人,又要为人师表,要以身践行,做好学生的表率。要起到表率作用,就要有相当的人格魅力,要有吸引力。教师要想对学生有吸引力,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俗话说:“学生一滴水,教师一桶水。”这一桶水不应是一方池塘死水,而当是奔腾不息的江河之水,它来自高山溶雪,来自地下山泉,来自天降雨露。语文教师要是一个多面手,是个杂家。

 

四、整合教法以求实效

有了教材,有了教师,就剩“怎么讲”的问题了。首先,凸现人文关怀。要有人文关怀意识,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交往中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坚持以“平等、尊重、信任和宽容”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低估学生的水平,不要讲与中学重复的东西。求深入,但千万不要故弄玄虚;谋浅出,但千万不要肤浅单调。要给学生脱胎换骨的感觉,材料要精品,观点要严谨。

其次,突出人文特性。人文特性是大学语文的核心、特质。在教学过程中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博大精深,中国的历史厚重而源源流长,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深邃而丰富,结合具体作品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文的兴趣,使他们逐渐把握自己国家的历史,对古往今来的发展传承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既充分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深刻认识到近一百多年来所蒙受的奇耻大辱,要将血的历史教训永记于心。真正领会中华民族固有的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去精神,“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达观胸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义从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温和敦厚、谦逊内敛的民族精神,“虽千人而吾独往”的英雄气概,先忧后乐的胸襟抱负,夸父逐日的坚韧精神,大公无私的雷锋精神,有容乃大的气质风度,勤俭自律、发奋图强的自立意识,向往山林、融于自然的审美追求,“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高尚人格等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境界的“形而上”的思索,培养学生地归纳、领悟、表达和再创造的能力。

再次,落实语文训练。语文教学要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语文反映人类社会的事、情、理、志,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负载着丰富多采的文化。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如果不理解这些文化内涵,就不能理解语言的表现力,不能运用语言很好地表情达意;相反,如果理解了这些文化内涵,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表现力,更好地用语言表情达意,人文教育也就寓于其中。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人为地把“心”、“言”割裂而谈能力培养。把阅读兴趣与审美欣赏结合起来,通过体验名著的丰富情感内涵,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感悟名著的思想精神魅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提升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品位。一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可针对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列出相应读书目录,既涵盖经典的文学作品,又包括一定的历史哲学书籍,依据学生的年龄侧重其趣味性知识性或理论性,以培养阅读兴趣;二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欣赏。一篇经典名篇同时也是一篇美学意义上的佳作,具有宝贵的审美价值。以讲授《诗经?采薇》为例。诗中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既有景致上的春暖花开杨柳招摇和寒冬腊月雪花飘飘,又有心情上的依依作别和黯然归来。如果抑扬顿挫念来,“依依”对应“霏霏”,两个重声叠韵词语语调连绵不止,正对应征人的脚步拖曳踉跄,征程漫长。象形字的“依依”和“霏霏”,从字形上看似乎又寄托了一种朦胧的韵味。十六字之间竟然蕴涵了如此丰富的美学意味。

再其次,搞好辅助教学。语文辅助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搞好语文辅助教学,利用选修课和活动课,开出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课程。语文老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选修课的拓展性,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如:书法、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化常识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对其中一些时代性较强、反响普遍热烈的热点作品作出重点的评价,诸如反腐文学、纪实文学、海湾战争文学、网络文学等,指导学生对这些作品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看到社会的主流,保证正确的心态。利用活动课程实践性原则,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社团,通过国学讲座、读书、讨论、参观、访问、考察等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并以此为根基,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兼收并蓄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我们的人文教育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此外,开发多媒体形式的人文素质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最后,树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更始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将文史哲融入语文学习,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灵、不凡的旗帜、崇高的品德和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转变观念,联系时代高举人文精神的大旗,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所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双重性,即它的“交际工具”性和“文化载体”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文化”是底蕴、是基础,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21世纪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英)培根著.张毅译.培根论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397

[2] 王步高.大学语文·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8):4

[3] 何兴楚.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的应有思路[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5):20

[4] 张国光.大学语文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5] 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