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创新 打造精品  
            ——东南大学“大学语文”系列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东南大学“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  
              
            一、学校概况  
            1、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  
            公元222年孙权迁都建邺,建皇宫于此,  
            历经: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照片:六朝宫城图、六朝松照片)  
            2、中国的格律诗、词诞生于此;  
            《昭明文选》成书于此。  
            (《昭明文选》照片)  
            3、明代国子监坐落于此,《永乐大典》成书于此。  
            (《永乐大典》照片)  
            4、东大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东吴景帝(孙休)永安元年(258)诏立五经博士于此。  
            宋文帝(刘义隆)永嘉十五年(438)令雷次宗于鸡笼山下办学,讲经学、史学、文学、玄学,这是全国第一所多科性大学。  
            5、元代这附近是集庆路学所在地  
            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这里是国子监,  
            明成祖时在校生9000多人。  
            (明国子监位置图)  
            6、清代顺治七年(1650)这里改江宁府学;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三江师范学堂;  
            公元1921年,改名东南大学;  
            公元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  
            自洪武十四年至今连续办学626年。  
            7、东南大学——  
            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 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31所大学之一。  
              
            二、东南大学“大学语文”系列课程建设简介  
            1、课程概况  
            主干课:大学语文(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  
            选修课:唐宋诗词鉴赏(校级精品课程,争取建设为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唐诗鉴赏  
            唐宋词鉴赏  
            诗词格律与创作  
            其他文学类选修课程(8门左右)  
            2、课程建设历程  
            1992年,启动大学语文系列教改工程;  
            1993年,“唐宋词鉴赏”连续多年评为校十佳选修课;  
            1995年,古典诗词教工程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5年,“大学语文”成为校重点建设课程;  
            1998年起与“金陵之声”电台合作开播“唐宋词鉴赏”、“大学语文”等课程,对海峡两岸广播;  
            3、1999年,王步高、丁帆主编本《大学语文》教材出版;  
            2000年,“大学语文”成为省一级优秀课程;  
            2001年,《大学语文》教材列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类三种);  
            2002年,《大学语文》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同类唯一);  
            2003年,首次被全国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排名第三),未成功。  
            4、2003年《大学语文》系列修订本出版,  
            同时出版的有:  
            《大学语文》(全编本);  
            《大学语文》(简编本);  
            《大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  
            2003年8月王步高主编本《唐宋诗词鉴赏》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5、2004年,“大学语文”获国家精品课程,  
            同时,“大学语文”网络课件、音像教材、课程电子教案完成。  
            “大学语文·中国”网(http://www.dxyw.cn)开通。  
            6、2005年,“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改课题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文选》出版(75万字);  
            2005年,《大学语文》网络课程、音像教材、电子教案全面扩容、出新,容量增大到6000多兆,净增5倍。  
            7、2006年“唐宋诗词鉴赏”国家级精品课程创建全面启动,获校级精品课程。  
            2006年《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北京大学版、南京大学版共四种完成,王步高任主编,张映光、张天来分任副主编。  
            2006年“唐宋诗词鉴赏·中国”网(http://www.tsscjs.cn)开通。  
            2006年《大学语文》(普及本)出版(56万字)。  
            2006年“大学语文立体化系列教材”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6年与南大中文系等兄弟院校共同承办“全国大学语文研讨会”。  
              
            三、理论建设  
            1.要从提高全民族的文学素质高度认识课程重要性  
            a.高校多  
            全国高校2525所(教育2006.5公布)  
            普通高校:1792所;  
            民办普通高校:252所;  
            成人高校:481所;  
            民办成人高校:2所;  
            另有295多所民办独立学院;  
            b.学生多:2005年计划招生504.46万人,开本课者约占1/4,每年约125万人;  
            c.教师多:全国本课教师约8000~10000人;  
            d.形势严峻:  
            要求提高:研究生扩招,高中语文支撑不了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学习;  
            起点降低:本科扩招,外语冲击,大学新生语文水平大幅降低;  
            课时少:一般也仅32~36学时,少数64课时;  
            2.学科定位  
            “大学语文”要姓“大”,应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  
            不是“高四语文”、不只是“补差”,是“大学”教育平台下的语文课。  
            3.坚持“开放”与“多元”的原则  
              
              
             
            不只是正面说教,不只是灌输一种学术观点;不是一种方式。  
            4.赋予本课程“五大功能”  
            以“高尚”与“和谐”为目标的道德情感教育功能;  
            “梳理”与“激活”中学已学文知识的功能;(总归纳)  
            改善思维品格,增强独立思考能力的功能;  
            作为终身自学语文的总启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克服应试教育造成的对语文的厌倦,提高其对文学的兴趣。  
            5.“双超”理论  
            教学内容大大超过课堂教学所需;  
            教学深度超过较多学生的接受能力;  
            没有人嫌它太少,没有人嫌它太浅;不是给学生“一杯水”、“一桶水”,而是给之“一条河”;从终身教育出发,课本能跟学生一辈子,“白首亦莫能废”。  
            6、正在进行的教改科研项目  
            a. 中国当代大学重母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接受: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调查表格130份,苏皖两省调查表30多份,这次调查表近200份,调查学校共300多所,占全日制高校1/5。  
            b. 造成母语教育危机的外部原因研究。  
              
            四、教材建设  
            东南大学牵头编写了《大学语文》系列教材。(详见表格)  
            该系列教材具有课本与教参、课外阅读相结合,纸质教材与电子音像教材相结合,主教材与多种文学素质拓展教材相结合,课上教材与网络教材相结合,同时具有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的四大结构特点:  
            1.系统性:是指以文学史为纲,按简明文学史的要求,大致勾画文学史的轨迹;  
            《大学语文》(全编本)从《诗经》至现当代文学分41个单元;  
            《唐诗鉴赏》按初盛中晚及名家分18个单元;  
            《唐宋词鉴赏》按名家及流派分18个单元。  
            2.网络式:以时代为序,以文学史为经;以专题(如咏史、怀古、山水、田园、爱情、爱国)为纬,经纬交错,条理清晰,知识全面;  
            3.立体化:以名作家为重点,以其代表作及中等作家群为辅,点面结合,附有“中小学已学篇目”,打破时空界限,建构文学史的“知识树”。  
            同时又有教学参考资料、课文阅读文选、音像教材、电子教案、网络课件以及支持网站:“大学语文·中国”网(http://www.daxueyuwen.cn),“唐宋诗词鉴赏·中国”网(http://www.tsscjs.cn)。网站内容每年更新,目前总容量已达13000兆左右。  
            4.大信息:  
            课文信息量大:《大学语文》(全编本)教材85.6万字,精读课文128篇,泛读617篇;  
            学术信息量大:书中附有各作视野十分开阔;  
            资料信息量大:各单元均附有[总评]、[集评]、[汇评],辑录历代名家的精辟评语,变一家之言为百家之言,让学生得到高峰体验;  
            书目信息量大:每单元均附有参考书目,全书且附总参考书目,教学参考资料中还附有补充参考文学。  
              
            五、师资建设  
            我们的经验是:凝成核心,广借贤才,以王步高教授为带头人,以十位博士为主要骨干,形成教学研究核心。  
            广借贤才,以南京为主,辐射全国。  
            教材编写:  
            主要编写人员名单(见规划教材申请表)  
            《大学语文》系列教材编写名单;  
            《唐宋诗词鉴赏》系列教材编写名单。  
            课件制作:  
            张映光,副教授,南京对外汉语系主任  
            白育芳,讲师,南京炮兵工程学院  
            沈广达,讲师,原二军医大南京医学院  
            陈向阳,博士、副教授,东南大学数学系  
            说实话:仅靠本系的力量,不仅创两门国家精品课有困难,只创一门也不行。  
            我们实际参与课程建设的人跨50多所学校,达100多人。  
          我们对自己课程、教材一直在不断完善,因而长期保持低姿态,不炒作,今后也永远不炒作。我们只希望专家同行、学生认可,不要行外的新闻效应。 
          东南大学牵头编写的《大学语文》系列教材(1999—2006)  
          
            
              
                 
                    教? 材? 名   | 
                字数容量   | 
                教? 材? 性? 质   | 
                主? 编   | 
                出 版 社   | 
                初版时间   | 
                备? 注   | 
               
              
                大学语文(初版全编)   | 
                79.2万   | 
                   | 
                王步高、丁帆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99.8  | 
                重印5次   | 
               
              
                大学语文  
                  (局部修订,全编)   | 
                79万   | 
                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教材   | 
                王步高、丁帆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1.5  | 
                重印2次   | 
               
              
                大学语文(简编)   | 
                56万   | 
                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教材   | 
                王步高、丁帆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1.6  | 
                重印5次   | 
               
              
                大学语文网络课件  
                  (2002年版)   | 
                280兆   | 
                获省优秀电子课件奖   | 
                王步高、张天来   | 
                   | 
                2002.3  | 
                刻印400张   | 
               
              
                大学语文(修订全编)   | 
                85.6万   | 
                普通高校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王步高、丁帆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5  | 
                重印3次   | 
               
              
                大学语文(修订简编)   | 
                58万   | 
                普通高校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王步高、丁帆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6  | 
                重印6次   | 
               
              
                大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   | 
                82万   | 
                上两种教材配套教师用书   | 
                张天来、徐同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8  | 
                已发行2000多册   | 
               
              
                大学语文音像教材   | 
                约688兆   | 
                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代号:126202314  | 
                王步高   | 
                   | 
                2003.8  | 
                刻印3300张   | 
               
              
                大学语文网络课件  
                  (2003年版)   | 
                约800兆   | 
                江苏省第二批网络课程   | 
                王步高   | 
                   | 
                2003.10  | 
                已上东大精品课程网   | 
               
              
                大学语文教学幻光   | 
                41单元   | 
                与王步高丁帆主编教材配套   | 
                王步高、张天来等   | 
                   | 
                2002.3  | 
                刻印1000张   |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   | 
                41单元   | 
                与王步高丁帆主编教材配套   | 
                王步高、张天来等   | 
                   | 
                2004.8  | 
                刻印1000张   | 
               
              
                大学语文阅读文选   | 
                75多万字   | 
                对教材附录作品加注   | 
                王步高、沈广达、史敏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9  | 
                   | 
               
              
                唐宋诗词鉴赏   | 
                32万   | 
                《全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材丛书》  
                  (季羡林等总主编)   | 
                王步高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8  | 
                   | 
               
              
                西方文学鉴赏   | 
                25万   | 
                   | 
                田兆耀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03.3  | 
                   | 
               
              
                大学语文网络课件  
                  (2004年版)   | 
                约1000兆   | 
                获省优秀网络课件三等奖   | 
                王步高   | 
                   | 
                2004.6  | 
                已上东大精品课程网  
                  也上“中国大学语文网”   | 
               
              
                大学语文网络课件  
                  (2005年版)   | 
                6000兆   | 
                   | 
                王步高   | 
                   | 
                2005.10  | 
                在网上运行   | 
               
              
                大学语文音像教材  
                  (2005年版)   | 
                2500兆   | 
                   | 
                王步高   | 
                   | 
                2005.10  | 
                供用书单位使用   | 
               
              
                大学语文电子教案  
                  (    2005年版)   | 
                500兆   | 
                   | 
                王步高   | 
                   | 
                2005.10  | 
                供用书单位使用   | 
               
              
                大学语文(普及本)   | 
                58万字   | 
                面向三本高职高专   | 
                王步高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8  | 
                   | 
               
              
                大学语文音像教材  
                  (2006年普及本)   | 
                2000兆   | 
                面向三本高职高专   | 
                王步高   | 
                   | 
                2006.8  | 
                供用书单位使用   | 
               
              
                大学语文电子教案  
                  (2006年普及本)   | 
                6000兆   | 
                面向三本高职高专   | 
                王步高   | 
                   | 
                2006.8  | 
                供用书单位使用   | 
               
              
                唐诗鉴赏   | 
                45万字   | 
                公选课教材   | 
                王步高、张映光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8  | 
                   | 
               
              
                唐诗鉴赏   | 
                35万字   | 
                公选课教材   | 
                王步高、张天来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8  | 
                   | 
               
              
                唐宋词鉴赏   | 
                45万字   | 
                公选课教材   | 
                王步高、张映光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8  | 
                   | 
               
              
                唐宋词鉴赏   | 
                35万字   | 
                公选课教材   | 
                王步高、张天来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8  | 
                   | 
               
              
                唐诗宋词鉴赏网络课件   | 
                5000兆   | 
                与上述文字教材配套   | 
                王步高   | 
                   | 
                2006.8  | 
                在“唐宋诗词鉴赏·中国”网上运行   | 
               
              
                唐诗宋词鉴赏音像教材   | 
                2500兆   | 
                与上述文字教材配套   | 
                王步高   | 
                   | 
                2006.8  | 
                   | 
               
              
                唐诗宋词鉴赏电子教案  
                  2005年版   | 
                500兆   | 
                与上述文字教材配套   | 
                王步高   | 
                   | 
                2006.8  | 
                   | 
               
             
           
           
          六、服务全国 
                      我们的教材自1999年起,发行量逐年递增,去年已有300多所学校用此教材,目前已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大学语文》教材之一。  
            我们刻录的各种电子教案、教学幻灯片、网络课件光盘已达10000多张,《教学参考资料》印数5000册,全国近半数的同行用上我们的光盘或教参。  
                      我们的“大学语文”(http://www.dxyw.cn & http://www.daxueyuwen.cn)网已开始为全国同行所知,开通近两年来,点击人数已60000人。  
                      我们“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通过我们教材的“序言”、全国“大学语文”研讨会的发言、发表的论文……,越来越成为全国同行的共识。“大学语文要姓大”等提法虽很直率,但成了“大学语文”界的“行话”。即使是一些较为超前、争议较大的观点(如“双超理论”),其影响也越来越大,许多专家及中青年教师渐渐予以认可。  
          七、课程评价  
          (一)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评价(详见附件1)  
                      “大学语文”课程教改成果,受到杨叔子、张岂之、刘中树、叶朗、袁行霈、王义遒、王水照、霍松林、齐森华、袁世硕、黄天骥、罗宗强、徐葆耕、朱晓进、莫砺锋、赵宪章等专家及学生的高度评价。  
                      杨叔子教授称,东大的“大学语文”“形成了有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教改体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刘中树教授称,
            东大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思想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和现实针对性。”  
                      罗宗强教授说: 
            “以往在文学史教学中重思想教育而忽视道德、情感教育,是一大弊端。此一教材的编写,把道德、情操教育提到很高的地位上来,这是正确的。”  
                      袁世硕教授称赞教材“立意宏大,考虑到方方面面,教学思想有重大突破,教材内容超出旧的《大学语文》远甚……这套教材的推广,将极大地改变这门基础课的地位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的水平。”  
                      我们的课也深受听课者的欢迎:  
           610012班姜伟平同学说:“我第一次感觉到上语文课是一种享受,让我完全沉浸于老师为我营造的文学氛围之中。” 
                      011982班陆健同学说:“上大学语文课,让我觉得终于有了一种上大学的感觉。”  
                      012001班 胡东海 同学说:“一堂语文课,一种人生享受。区区90分钟能有如此收获,这是我以前不曾想到的。” 
          (二)关于“唐宋诗词鉴赏”课程建设的评价(详见附件2)  
                      “唐宋诗词鉴赏”课程教改成果,受到刘扬忠、陶文鹏、黄坤尧、韩经太、?? 孙克强、曾枣庄、施议对、王兆鹏、莫砺锋、沈家庄、张毅等专家以及学生的高度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扬忠说:  
                      东南大学文学院的“唐宋诗词鉴赏”课程开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成为该校“十佳选修课”之一。这个课程的负责人王步高教授是海内外著名的唐宋诗词专家,出版过多部研究著作,主编过多部影响巨大的唐宋诗词鉴赏辞典;且讲课效果很好,很受校内外听课者的欢迎和好评;又长于诗词创作,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作经验来讲好这门课。这个课程的教师队伍已基本上实现“博士化”,年龄结构合理,整体教学水平高,且都长于做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该课程较早采用电台、电视及网络形式,有“大学语文·中国”网及专用服务器的支持,所以在海内外较有影响力。近几年来,该课程借助“大学语文”教改经验和理论,扩大了“大学语文”的教改成果,具有“理论创新,教材先行”的特点;同时还进一步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电台、电视台及全国各省市讲座相结合,……凡此种种,足以证明该课程已达到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文学遗产》杂志主编陶文鹏说: 
                      王步高先生主持的《唐宋诗词鉴赏》课程,以诗词为媒介,以 “ 高尚 ” 与  “ 和谐 ” 为目标开展道德情感教育的基本思路清晰,教材与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网络化、立体化、大信息的特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对于学时以及考试大纲都已有具体切实的计划。我认为该课程将在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文学素养人才的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人推荐该课程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八、诸多不足  
                      东大的“大学语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我们取得的一系列荣誉比,与全国同行对我们的期望比,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对此,我们已有清醒的认识,并计划于近期改正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的教材对中学语文回避过多,部分单元选篇不够合理,作品综述、研究综述也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教学参考资料》还存在较多不足,某些资料学术观点过时;  
                      3、“大学语文”(普及本)电子教案某些新补单元做得不够理想; 
                      4、我们的网站出口口径太小,上网人多时网速不够,网站的互动功能并不够。  
                      5、我们与兄弟院校交流还是不够,等人家上门,有时请上门还不都能去。  
                      6、我们的教材在港台及海外影响还不大。  
                      对“大学语文”我们希望能“全面精品化”。今后,我们将启运“十一五规划教材”的修订工程,因为我们是以“大学语文立体化系列教材”的名称列入的,实际要修订的纸质教材5种,电子教材4种。欢迎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同行与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一工程!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学素质,我们课题组将继续地努力,“把大学语文的文章做足”、“做好”,坚持不懈地做上三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