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徐莹

摘 要: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从其鲜明的思想性、艺术性、工具性等特点来看,它对于军校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运用母语能力的提高等等,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中它并没有受到重视。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知难而进,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的旧观念,走出一条符合大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加强军校大学生的母语教育、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利于学员人文素养的提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职尽责。

关键词: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改革

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课程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它专业课程无法相比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在许多军事院校,尽管大学语文被定为基础课,但是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国外学习汉语的热情屡屡升温,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欧美和其它国家的重视,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国内汉语教学地位在下降,在军事院校,尤其是理工类的军事院校,学员的汉语水平普遍下降,直接影响到了学员的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新军事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教学改革,是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状况是

1.大学语文课程日趋边缘化。大学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课程在地方高等院校开设时间较早,几乎是与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同步进行的。然而,大学语文在军事院校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开设——撤销——开设”的曲折经历表明,由于长期以来受重理轻文的影响,军事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一直存在着过弱的倾向,而学员绝大多数为非文科专业学生,他们在文史常识方面往往有所欠缺,知识结构不够均衡,部分学员对文史不感兴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得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一些军事院校相应增设应用性学科,压缩和减少基础性学科的课时量,大学教育专业化、市场经济化环境,使作为基础课程地位的语文教育受到冷落,逐渐失去了中小学时期的辉煌,从中小学时期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被挤向了边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始终不如其他专业学科,其地位也明显不如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样的基础学科,更没有政治思想课程的权威性。大学语文课程该不该开设这一历史问题又再一次被一些媒体提了出来,大学语文面临极为尴尬的局面。

2.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学很多教法与中学时期没有多大差别,中学时期文言文教学多在释义上下功夫。到了大学,由于学员掌握的文言知识不牢,教员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在释义上还得花去不少时间,加上在文章的解读上缺乏灵活性,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教法进行解读,无视学员的主体性,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员讲授为主,学员的学习始终处在被动状态。大学语文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高四语文”或高中语文的延续,失去了大学语文的真正效用。

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思维。随着市场化、网络化速度的迅猛发展,西方大众流行文化逐渐进入中国,传统的纯文学教学语境受到冲击,学员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文理学科交叉,使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交融,学员的知识构成已向着更全面、更深入、更容易与国际文化接轨方面拓展,人们研究的视点已不仅仅局限在本学科、本民族文化的范围。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使得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解读和阐释新产生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也必须现代化。实际上,时尚文化、西方文化正通过快速发展的网络等现代媒体深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网络文学、影视文化、广告文化、卡通漫画、Flash动画作品等都进入了文学研究的视野,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然而,作为培养学员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面对这样的大众文化语境,依然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思维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缺少创新,这种状况已滞后于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成了制约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在上述尴尬情况下,这门课程应如何进行改革呢?

1.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

(1)基础工具价值

大学语文一直肩负着培养学员语言文字能力的重任,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这是任何学科的学员都必须掌握的。大学语文应该在培养学员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发挥其实用性。学员只有在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

(2)人文素质教育价值

大学语文与各专业学科是博与专的关系,与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它主要从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出发,从知识、艺术、情感、思想道德等方面对学员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其教学内容蕴涵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信息量大。使学员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都是大学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

(3)智能教育价值

大学语文对于语言表达和文学欣赏的训练,有助于学员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分析能力、感悟能力、鉴赏能力;文学作品丰富的想象性、情感性、思辨性、思维发散性对于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社会大量需要的是既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身心,又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语文作为军事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理应承担起这些责任。

2.实施创造性教学,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

在旧的教学模式中,学员学的知识往往有固定答案,这就造成学员死记硬背成风,思维模式如出一辙。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外塑的结果。必须转变那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创造力的关系,确立以培养学员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研究性学习是创造教育的一种形式,引导学员通过自身努力,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员自己提出问题。”可运用问题教学法,让学员自己提出问题,并引导学员自己解决问题。也可组织辩论,理越辩越明,让学员在争辩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对文学的理解往往有不确定性,应鼓励学员提出不同意见,并让其自圆其说,探寻新的思路。还可结合文学作品分析,培养学员各类创新思维能力。如分析“形散”的散文,培养学员发散思维能力;分析中心论点集中的议论文,培养学员收敛与抽象思维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鲜明的小说,培养学员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进行类比与启发联想的方式,培养学员灵感和直觉思维能力。这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方向和重点。

3.确定教学内容

现今的大学语文教材,往往包含中国古代、现当代以及外国文学等内容,但实际教学中,课时容量使本课程根本无法容纳上述三个方面。如果必须取舍,我以为首取中国,而中国之中,则首取古典。也就是说,中国古典文学的常识应成为大学文学课程的主体。

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之集大成者的大学语文课程,其博雅经典的作品,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现在我国提倡的人文素质,多数人还主要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识来获得。大学语文中的人文性来源于优秀的民族文化,让学员通过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学习,去感受凝聚在这些文化精品中的民族感情,培育热爱祖国的思想和健康向上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从整体上去提高人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大学语文中所蕴含着的仁爱思想、民族精神、人格精神、自重自爱精神无不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中国的古典文学,是三千年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国传统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接受高科技新装备思想教育的新军事人才,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素养,才能承载民族复兴之重任。

4.更新教学手段,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觉组合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分别利用之和。对人脑功能的研究还表明,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状态。因此使用多媒体技术,从多方面去给学员的各种感官予以刺激,效果会好得多。具体可制作图片,配上音乐,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录像,在音乐背景下诵读诗文。网络也是一种学习的工具,资料丰富,可直接搜集需要的材料来辅助教学,也可与网上诸多的社团及学习小组联系,令小课堂变成有生命力的大课堂。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员由外部刺激的被动反应者和知识的接受器,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员则成为帮助者和促进者,增强了学员的主体作用,也增强了教学效果。用创新教育思想去组织教学,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培养学员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

5.改革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测试为主的考核制度

对学员的考评,以能力测试为主,以对知识掌握的测试为辅,并提高平时考核和作业成绩在学员总成绩中的比例。考核采用口试与笔试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结合,闭卷与开卷结合,论文与答辩结合等形式,认真考查学员的全面表现,比如平时作业有成绩,课堂讨论发言有记录,课外征文、演讲比赛等获奖要加分,鼓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避免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员的水平。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勃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员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一定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扩展,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校园文化、各学科语言、课外读物、社会实践等,都是学习语文的教材。举办文学常识竞赛、写作大赛、演讲朗诵大赛,举办文学沙龙、推荐一篇美文、推荐一部影视剧、推荐自己的一篇作品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扩大学员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和品味生活,领悟人生。这些,无一不促进学员的语文学习,增强了学员学习大学语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增强学员的责任感,发挥他们的灵性、才气和潜能,挖掘他们的创造激情,使他们奋发进取,逐步进入语文学习的自由王国。

总之,在目前军事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虽然有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通过改革,相信它终将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作者简介:徐莹 军械学院基础部人文教研室讲师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97号基础部人文教研室 邮编:050003

联系电话:0201—92801? 1372279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