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

(王桂波 吉林师范大学 136000)

  摘要:基于对大学语文发生历史及其发展现状的追溯与分析,和对大学语文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与母语危机所带来的时代压力的认识与评估,本文认为,应正确评价大学语文课的有限作用,积极发掘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在母语危机背景下肩负起所应承担的文化期待。

关键词:母语危机;大学语文;文化期待

最近几年,在大学里一直不被人重视、一直不被人看好的“大学语文”课忽然成为人们的关注对象,议论多多,大家甚至认为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的“紧急状态”已经到了不能不解决的程度。细细想来,大家就此所发的议论无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扬其褒,二是抑其贬。具体而言就是:一方面是肯定其不可替代的重要的语文教育地位和人文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质疑其日渐削弱的教学地位、日渐减少的教学时间、并不显著的教学效果、从未稳定的师资队伍等等。简言之,就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对于目前“大学语文”尴尬的存在状态有话想说,尤其是在目前母语危机背景下,人们开始认真思考高等教育领域以“大学语文”为依托的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处境。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评估“大学语文”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地位,清醒认识目前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所承担的时代压力,并通过积极的作为实践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社会所赋予它的文化期待。

一、“大学语文”的发生及其不断削弱的发展

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语文”是由民国时期的“大一国文”演变而来的,它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当时,大学语文设置的初衷是缓冲由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白话文流行而对古汉语教学形成的冲击,旨在通过“大一国文”使学生的文化与文学造诣一方面植根于文言文的深厚渊源,另一方面则把握白话文的崭新规范,重点又尤其侧重前者。可见,“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的立足点在于“语文”。新中国成立后,文白合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由单纯的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为包括文学、语言文字和文化三方面内容,逐渐由教师的单纯教授演化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参与。时至今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比重越来越大,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教学手段越来越新,社会承载也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教学定位的模糊不清、教学时空的不断压缩、课程性质的不断弱化等诸多因素,尤其是师资队伍的极度不稳定——有的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是中文系教师的“流水式作业”,本学期谁没专业课任务谁上“大学语文”;授课教师专业方向的不同带给“大学语文”教学的是不同的教学重点,带给学生的则可能是不同的考试弱点;职称评定时学科定位的尴尬使得专门设置的“大学语文教研室”缺乏专任的“大学语文”教师等等——更使得“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的存在缺乏必要的发展潜力。试想一份事业从发生到发展,如果没有人以“安身立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真正地关心和建设,如果没有人为了它的存亡能够奉献生命、青春甚至持续性的热情,它怎么可能会后劲十足、前程灿烂呢?在中国高等教育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大潮中,在不通过外语四六级考试就不能获得毕业证的巨大压力下,区区“大学语文”能有今天的不灭亡,我们已经很为它庆幸了。

上海学界刘擎曾经用“惊讶、到焦虑、直至麻木”来表现自己对“现在的大学生不会写文章”的切身感受[1],我们觉得,以此来概括大学语文教师多年来对大学语文课的走向和认知,竟也非常贴切。虽然局外人“旁观者清”的热情呼吁和局内人甘苦自知的本能叹息似显人微言轻,但“打破铁屋子”的共同决心应该带给“大学语文”一份鲜活的发展动力。可是,问题会是那么简单吗?

二、“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唯一正规承载而面临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时代压力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门历史较为久远、辐射较为广泛的共同基础性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人文主义遭遇科学主义、时代性人文教养普遍下滑的20世纪后期,人们更加认为“大学语文”没有承担起人才培养过程中语文知识教育、文学修养教育甚至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而事实上,如浩瀚汪洋中一条颠簸的小船,“大学语文”在如下情形中到底能承载什么、实现什么呢?

材料一:据报载,目前在大、中、小学生中,汉语的规范使用不同程度地被忽视,汉语中夹杂大量网络用语和英文的现象以及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美和丑、规范与否也分辨不清。据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对新生进行语言文字水平测试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驾驭能力远远没有达到他们应该掌握的水平。语言学家认为,汉语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取决于汉语自身的发展和竞争力。现在的青少年承担着汉语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因而提高他们的汉语和文字的运用能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至关重要。[2]

材料二:据报载,“写字滑坡”已成为全国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据分析,造成学生写字能力下滑的主要因素是电脑越来越普及,学生过于依赖电脑打字。一项调查显示,在不想改善字迹的学生中,占过七成的学生认为可以用电脑打字代替手写。23.3%的学生甚至认为,电脑越来越普及,手写很麻烦,易出错,写字根本没必要练。针对中小学生普遍不重视写字教育的状况,教育部一位负责人说,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手写体汉字有个性化、艺术性和观赏性等特点,千篇一律的电脑打字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效果。[3]

为此,2002年6月,教育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全国中小学生把写字纳入课程表,教师应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材料三:“您能不能用汉语简单地讲一下演讲的内容?”近日,数学家曹怀东在结束有关庞加莱猜想的英语演讲后,台下有听众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惹来一阵笑声和掌声。[4]

英文正在以特殊的方式挤占“汉语”的地位,这并非危言耸听。据报道,2004年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从演讲到提问,乃至会场门口指南全是英文。整场大会,只有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坚持用汉语作报告。其他学者的类似要求,均被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拒绝。其实,对汉语的歧视并不仅仅发生在少数学术研讨会上。如今,从幼儿园开始,双语教学就已经普及,所谓双语,其实只是“外语”;一旦书读到硕士、博士,只要不是汉语言专业,汉语就基本上退出学术领域。此外,在大学阶段,英语是占学分最多必修课,而“大学语文”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5]

材料四:(1)从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开办以来,迄今已有36个国家和地区办起了80所孔子学院和小规模的孔子堂……孔子学院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批量出口,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一个新现象。它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世界各国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的需求急剧增长。[6](2)一次某高校一位外教在黑板上写了句孔子的话,问这是谁说的,全班没人能做正确的回答。[7]

三、正确评价“大学语文”的有限作用并积极发掘其人文教育功能,使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期待

(一)功能建构:明确“大学语文”到底应该完成什么,并且能够完成什么。

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讲到,前苏联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把语文解决了”,到了高中阶段已经开始学文学史了,而我们的学生到了大学还是一没有文学鉴赏能力,二没有思考能力,三没有表达能力。由此,孔庆东教授说,“学大学语文是非常有用的”,并且认为学大学语文最后至少要达到“两个自豪”的教学目的:一个是对中国文化的自豪,一个是对自己能力的自豪。[8]

孔教授的愿望无疑是善良的,但有限的课时是承载不了太多的教学与教育负荷的。也就是说,凭借目前全国各高校大学语文课普遍存在的30课时的教学时间及其所可能占有的有限空间,以去完成文学欣赏、语言文字规范和文化教育重要的教学任务,似乎勉为其难。因此,我们认为孔老师所期待的这两个“教学效果”都不好达到,尤其是后一个“效果”甚至不能达到。因为这不是大学教育阶段一门普通的共同课应该承担和能够承担的教育任务。于是,剩下的就是第一个效果,这个“效果”我们应该努力达到,否则“大学语文”真要因“无所作为”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

大学阶段也需要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已经宣传、讨论甚至有不乏成功的人文教育经验了,但就其实行的深度、广度和成效而言,大学阶段的人文教育,具体说来就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仍是亟待加强。为了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自豪”这个教育效果,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应该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解读与文化融合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础,找到自己灵魂安放的处所。

(二)文本建构:准确定位,统编教材,为大学语文教学确定一个较高的文本起点

名副其实的教材是实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依托。近年来,许多高校及出版社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方面都十分活跃。从教材名称上来讲,有《大学语文》、《大学国文》、《高等语文》、《大学文学》等等。如果抛开选文质量上的差别,单单从体例上来看,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总的看来,大多仍停留在“语文”的层面。故而在建构权威的传承传统文化、融合中西文化意义的大学语文教材方面,业内人士仍需努力。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既不能为传承民族文化而“对创新与变迁怀有戒心”[9],更不能因“五四”以来反对所谓封建传统产生的“普遍的抵触情绪”[10]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视而不见。

(三)教学与考核机制:从母语教育的高度去认识和关注大学语文,实现大学语文考核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教材编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真正落实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和规范其教学与考核机制,否则再好的教材也会成为镜花水月。对于“大学语文”如何走出低谷,有人建议像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样,对大学生的母语水平也进行考级。母语水平实在太差的,是不是也能建立相应的考评措施。北大教授温儒敏认为,这种设想对改变大学生语文水平下降的趋势可能起到作用。他还主张在学校和社会上试行汉语能力等级考试,以加强母语学习的强制性[11]。

也许有人认为“大学语文”仅仅作为一门公共课不值得如此耗神费力,但是,面对目前“音响发烧电脑热,正是文章火化时”[12]的母语存在状态,我们将“不能不以平心静气的态度来分析这些问题,也不能不以任重道远的气魄来承担这些问题”[13]。最近,国家教育部相关部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强化高等教育阶段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从此出发,相信“大学语文”的教育使命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将会得到切实的落实。
引文注释:
【1】【11】人民网.2005.11.14
【2】解放日报.2002.10.14
【3】北京晨报.2002.12.8
【4】中国青年报.2006.7.5
【5】佛山日报.2006.7.13
【6】参考消息.2006.8.3
【7】【8】中国教育报.2004.5.14
【9】人类的视野.李亦园.上海文出版社.1997.4.203
【10】一阳来复.杜维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12.104.
【12】文化卮言.金克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4.314
【13】一阳来复.杜维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12.96.